首页>新闻中心

最新2024-07-30 17:55:41

清洁能源消费思路转变 新能源消纳率的保障

新能源消纳率的问题曾深深困扰着我国的能源供应及消费问题。自2022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装机数出现了大幅的增长,但在局部地区,也同时出现了部分弃风弃光的现象,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据有关人士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发电的规模不断扩大,当地消费不完,储能等一系列配套服务没有跟上,外输渠道又不畅通,只能将多余电力“随发随弃”。由此可见,风能、光能等新能源消纳率的保障,得依靠清洁能源行业整体的技术升级和思路转变,将新能源合理有序地储存起来或运输出去,才能让绿色低碳能源达到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其成本随规模扩大而降低,其发电量亦在全国能源发电量占比中稳步上升。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已明确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2亿千瓦以上。在国家总体能源规划、清洁能源利用现状、以及国家目前能源一体化路径准备等层面,不难看出新能源未来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但同时,如果不能完成对新能源的大规模高比例接网和消纳适应等问题,那么弃风弃光等问题仍可能重演。那么,该如何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水平消纳、以及电力平稳问题等挑战呢?


一反面,要充分发展当地的电力消费潜力和储能水平,让新能源尽可能在当地完成消纳,推进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从能源角度来看,新能源就地消纳是最经济的方式。要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还需要更多能源供应技术进步、更多政策进一步挖掘当地能源消费的潜力空间和存储空间,引导社会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的消费和储存动力,在交易、调度、市场等机制凸显绿色能源的优势地位,提供健全配套的电力交易。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可以加快发展分布式等新能源项目,提高终端的新能源使用比重。


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快完善关于能源通道的建设。在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能源的运输通道能够将多余的新能源电力输送至用电负荷较高的地区。既实现能源聚集地区的资源高效利用,又减轻了能源传输目的地的电力负担。也就是说,突破地理区域限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的消纳率。从新能源发电技术、配套基础设施、储能技术等多方面发力,拓宽清洁能源服务思路,就能实现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配置。


我国的新能源将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因此,必须坚持有突破、有计划和有目标的清洁能源供需规划,化解能源革新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目前,我国的清洁能源行业正在不断开拓新能源开发的具体思路,以国家的电力安全问题为先,协同推进新能源的规模、效益和安全问题,为国家的能源发展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